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险核算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19:05:16  浏览:94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险核算办法》的通知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关于印发《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险核算办法》的通知
1996年8月19日,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计划单列市分公司:
为加强经营管理,优化险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为今后修订条款、调整费率提供数据资料,根据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总公司制定了《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险核算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总公司计财部联系。

附: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分险核算办法
为加强经营管理,优化险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为今后修订条款、调整费率提供数据资料,根据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核算范围。分险核算的范围,即具体险种划分,从上至下各级公司应尽可能细分,但上一级公司明确需要分别核算的险种,下一级公司必须纳入分险核算范围。总公司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分别核算的险种如下:
(一)企业财产险。
(二)家庭财产险。
(三)机动车及第三者责任险。
(四)货物运输险。
(五)船舶险。
(六)种植业险。
(七)养殖业险。
(八)建筑安装工程险。
(九)责任险。
(十)飞机险。
(十一)卫星险。
(十二)核风险。
(十三)石油开发险。
(十四)其他险。
根据出口信用险的业务性质与总公司的指导方针,出口信用险业务将由总公司按短期信用险和中长期信用险单独核算。
第二条 损益类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保费收入、追偿款收入、手续费收入、分保费收入、摊回分保赔款、摊回分保费用、转回未决赔款准备金、赔款支出、手续费支出、分保费支出、分保赔款支出、分保费用支出、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长期责任准备金、转回长期责任准备金、提存保障基金、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按险种设置二级科目。
(二)营业费用科目中的宣传费、防灾费、招待费二级科目能直接记入各险种的,应按险种设置三级科目,营业费用——业务管理费科目中的各三级科目能直接记入各险种的,应按险种设置四级科目。
(三)利息收入、其他收入、汇兑收益、汇兑损失、利息支出、其他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等不按险种设置明细科目。
第三条 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一)第二条第一款按险种设置二级科目的损益类科目,收入、支出直接记入各险种。
(二)第二条第二款的直接费用,直接记入各险种;间接费用原则上按同级公司各险种保费收入的比重采取“表结帐不结”的办法按季分摊到各险种中,主管公司的间接费用采取同样办法按所辖系统(含本级)汇总的保费收入比重分摊。
(三)第二条第三款所列不按险种设置明细科目的损益类科目中,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利息支出按保费收入分摊记入各险种(分摊方法同上);汇兑收益、汇兑损失按外币保费收入折人民币数分摊记入各险种(分摊方法同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等收支项目不分摊到各险种中。
第四条 分险种损益表。为反映各险种的经营成果,各级公司按季编制分险种损益表。损益表主表中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项目在分险种损益表中不体现。分险种损益表的格式见附表。
(一)为便于管理,对分险种损益表编号如下:
1.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1 企业财产险损益表
2.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2 家庭财产险损益表
3.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3 机动车及第三者责任险损益表
4.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4 货物运输险损益表
5.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5 船舶险损益表
6.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6 种植业险损益表
7.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7 养殖业险损益表
8.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8 建筑安装工程险损益表
9.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09 责任险损益表
10.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0 飞机险损益表
11.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1 卫星险损益表
12.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2 核风险损益表
13.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3 石油开发险损益表
14.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4 其他险损益表
(二)分险种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分险种损益表第1、3、5、7、9列反映各项目本期实际发生数;第2、4、6、8、10列反映自年初起至本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第7列应按各项目除美元之外的所有外币本期实际发生额折美元合计数与第1列之和填列;第8列应按各项目除美元之外的所有外币累计发生额折美元合计数与第2列之和填列;第9列应按第7列所填金额折人民币数与第5列金额之和填列;第10列应按第8列所填金额折人民币数与第6列金额之和填列。
第1行等于第2至11行之和;
第12行=第13至15行之和+第17至24行之和;
第26行=(第27行--第28行)+(第29行--第30行);
第31行=第1行--第12行--第25行+第26行;
第2行、第3行、第5至第9行、第13行、第14行、第18至第22行、第25行、第27至第30行应根据各科目按险种设置的二级科目发生额填列;
第15行应按营业费用中某险种的直接费用与分配到该险种的间接费用之和填列;
第16行应按营业费用中的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分配率”相乘计算填列;
第4、11、17、24行应以某险种保险收入发生额占各险种保费收入发生额合计数的比重为分配率计算填列;
第10、23行应以某险种外币保费收入发生额折人民币数占各险种外币保费收入发生额合计折人民币数的比重为分配率计算填列;
补充资料间接费用分配率应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填列:
某险种保费收入发生额
间接费用分配率=------------------------×100%
各险种保费收入发生额合计
总公司未要求分险核算的险种,分公司纳入分险核算范围的,各分公司在编制报总公司的分险损益表时,将其并入其他险损益表(会保险财02表附表3014)中。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系统内各级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公司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并报总公司计财部备案。
第六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计财部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 本办法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附表: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险损益表
会保险财02表 附表3
编制公司: --------年--------月 金额单位:元
--------------------------------------------------------------------------------------------------------------------------------------
| | | 美元 | 港币 | 人民币 | 外币折美元加美元| 外币折人民币加人民币 |
| | |--------------|--------------|--------------|------------------|------------------------|
| 项 目 |行次|本期数|累计数|本期数|累计数|本期数|累计数| 本期数| 累计数| 本期数 | 累计数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一、营业收入 | 1| | | | | | | | | | |
|------------------------------|----|------|------|------|------|------|------|--------|--------|----------|------------|
| 保费收入 | 2| | | | | | | | | | |
|------------------------------|----|------|------|------|------|------|------|--------|--------|----------|------------|
| 追偿款收入 | 3| | | | | | | | | | |
|------------------------------|----|------|------|------|------|------|------|--------|--------|----------|------------|
| 利息收入 | 4| | | | | | | | | | |
|------------------------------|----|------|------|------|------|------|------|--------|--------|----------|------------|
| 手续费收入 | 5| | | | | | | | | | |
|------------------------------|----|------|------|------|------|------|------|--------|--------|----------|------------|
| 分保费收入 | 6| | | | | | | | | | |
|------------------------------|----|------|------|------|------|------|------|--------|--------|----------|------------|
| 摊回分保赔款 | 7| | | | | | | | | | |
|------------------------------|----|------|------|------|------|------|------|--------|--------|----------|------------|
| 摊回分保费用 | 8| | | | | | | | | | |
|------------------------------|----|------|------|------|------|------|------|--------|--------|----------|------------|
| 转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 9| | | | | | | | | | |
|------------------------------|----|------|------|------|------|------|------|--------|--------|----------|------------|
| 汇兑收益 |10| | | | | | | | | | |
|------------------------------|----|------|------|------|------|------|------|--------|--------|----------|------------|
| 其他收入 |11| | | | | | | | | | |
|------------------------------|----|------|------|------|------|------|------|--------|--------|----------|------------|
|二、营业支出 |12| | | | | | | | | | |
|------------------------------|----|------|------|------|------|------|------|--------|--------|----------|------------|
| 赔款支出 |13| | | | | | | | | | |
|------------------------------|----|------|------|------|------|------|------|--------|--------|----------|------------|
| 手续费支出 |14| | | | | | | | | | |
|------------------------------|----|------|------|------|------|------|------|--------|--------|----------|------------|
| 营业费用 |15| | | | | | | | | | |
| |----|------|------|------|------|------|------|--------|--------|----------|------------|
| 其中:间接费用 |16| | | | | | | | | | |
|------------------------------|----|------|------|------|------|------|------|--------|--------|----------|------------|
| 利息支出 |17| | | | | | | | | | |
|------------------------------|----|------|------|------|------|------|------|--------|--------|----------|------------|
| 分保费支出 |18| | | | | | | | | | |
|------------------------------|----|------|------|------|------|------|------|--------|--------|----------|------------|
| 分保赔款支出 |19| | | | | | | | | | |
|------------------------------|----|------|------|------|------|------|------|--------|--------|----------|------------|
| 分保费用支出 |20| | | | | | | | | | |
|------------------------------|----|------|------|------|------|------|------|--------|--------|----------|------------|
| 提存未决赔款准备金 |21| | | | | | | | | | |
|------------------------------|----|------|------|------|------|------|------|--------|--------|----------|------------|
| 提存保障基金 |22| | | | | | | | | | |
|------------------------------|----|------|------|------|------|------|------|--------|--------|----------|------------|
| 汇兑损失 |23| | | | | | | | | | |
|------------------------------|----|------|------|------|------|------|------|--------|--------|----------|------------|
| 其他支出 |24| | | | | | | | | | |
|------------------------------|----|------|------|------|------|------|------|--------|--------|----------|------------|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25| | | | | | | | | | |
|------------------------------|----|------|------|------|------|------|------|--------|--------|----------|------------|
|四、准备金提转差 |26| | | | | | | | | | |
|------------------------------|----|------|------|------|------|------|------|--------|--------|----------|------------|
| 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7| | | | | | | | | | |
|------------------------------|----|------|------|------|------|------|------|--------|--------|----------|------------|
| 减: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8| | | | | | | | | | |
|------------------------------|----|------|------|------|------|------|------|--------|--------|----------|------------|
| 转回长期责任准备金 |29| | | | | | | | | | |
|------------------------------|----|------|------|------|------|------|------|--------|--------|----------|------------|
| 减:提存长期责任准备金 |30| | | | | | | | | | |
|------------------------------|----|------|------|------|------|------|------|--------|--------|----------|------------|
|五、营业利润 |31| | | | | | | | | | |
--------------------------------------------------------------------------------------------------------------------------------------
经理: 会计主管: 复核: 制表:
补充资料:间接费用分配率=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

2005年4月30日 财企[2005]62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国家从199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政策。按照国务院部署,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工作,经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3户企业试点之后,第二批74户企业已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全面进行。为了做好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现就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财务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企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经批准分离所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职能单位(以下通称“政策性分离”),适用本通知的规定。
企业自行与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分离所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以外的教育机构以及医院、市政机构、消防机构、社区管理、生活服务等单位(以下通称“自行分离”),按照本通知执行。
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政策涉及分离办社会职能机构的,按照国家有关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规定执行。
二、企业政策性分离移交资产的财务处理
企业经批准实施政策性分离,实行资产无偿划转办法,即将分离办社会职能机构占有、使用的资产无偿移交所在地(市)或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并按照协议约定的移交日的账面金额,编制移交资产清单,办理资产调出和接收的交接验收手续。
企业分离的办社会职能机构,属于独立核算的,应当成建制划转该机构占有、使用的全部资产;属于非独立核算的,应当移交该机构占有、使用的房屋及建筑物、仪器设备、车辆及其他交通工具、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低值易耗品、应收款项及结存资金等。移交的房产、土地使用权、车辆等资产涉及权属变更的,应当办理有关证照等资产权属变更手续。
企业无偿移交资产时,根据主管财政机关会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文件和与接收资产的地方人民政府签订的协议,核销有关资产,调整相关账务,并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企业集团公司对所属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冲减的国有权益,相应核减对该企业的股权投资,同时依次核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已经实行公司制改建的,企业集团公司应当按照持有股权的比例计算确认核减的国有权益。
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因无偿移交资产核减权益,可以现有经营资质所需净资产为限,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不足冲减部分暂作待核销资本损失,以未来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三、企业自行分离移交资产的财务处理
(一)企业自行分离的资产,与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实行无偿移交的,按照政策性分离的规定处理。无偿移交事项应由企业集团公司审核批准,报主管财政机关、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二)企业自行分离医院、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的教育机构、生活服务单位等具有一定营利能力的资产,可以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企业通过实行公司制改建方式分离的资产,应当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及其补充规定,办理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债务处理等事项,由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离后作价投资。
2.企业通过租赁经营、承包经营方式分离的资产,由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审定分离经营的资产价值,与承租方、承包方签订协议。国家对办医、办学等具有资格、条件限制的,企业选择的承租方、承包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企业通过出售方式分离的资产,分离前属于独立核算单位的,应当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及相关规定执行;分离前不属于独立核算单位的,企业按照固定资产清理等单项资产处置办法进行财务处理。
四、企业分离资产相关债务及担保的处理
(一)企业政策性分离资产在移交前发生的与金融机构及主办单位的债务,应当由企业继续承担,不随资产移交地方人民政府。
(二)企业自行分离资产在分离前发生的相关债务,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自行分离的资产分离前属于独立核算的,相关债务随资产一起整体移交。未整体移交的债务,应当在有关协议中规定偿债责任,并征得债权人同意。
2.自行分离的资产分离前尚未独立核算的,相关债务偿还的责任,由交接双方协商,并在有关协议中约定。相关债务随资产移交的,应当征得债权人同意。
(三)企业分离资产涉及的未到期担保,属于政策性分离的,由企业继续承担担保责任;属于自行分离的,企业应当按照债务处理原则妥善落实担保责任,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五、企业自行分离资产作价投资有关财务处理
企业自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机构的各项资产、负债,在清查核实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经过评估确认的净资产转作企业投资的,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净资产多于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所需的部分,转作资本公积金管理;在其他新增股东没有按照同等比例出资的情况下,企业应予收回,也可以出租方式由新单位有偿使用或者予以公开转让。
(二)净资产少于被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所需的差额,企业可以按照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变更出资比例或注册资本。
六、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有关经费补助的财务处理
(一)企业实施政策性分离以后,应当按照主管财政机关会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文件和与接收资产的地方人民政府签订的协议,承担移交机构过渡期间的经费补助。
(二)企业以无偿移交或者实行公司制改建方式自行分离办社会职能后,经协商可以采取定额补贴或者逐年递减办法,给予一定年限过渡期间经费补助,并在协议中约定。过渡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每年补助的经费不得超过分离前一年实际经费补助支出的水平。
(三)企业按规定承担的过渡期间经费补助,列营业外支出处理。收到经费补助的单位,相应列其他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或者营业外收入(企业单位)处理。
七、资产损失的处理
企业移交的资产在协议约定的移交日后发生的损失,由接收方承担,但属于在办理移交手续前发生的,仍由原企业承担,计入当期损益处理。
企业自行分离资产实行公司制改建或者出售、承包或者租赁经营而清查出来的资产损失,按程序报经批准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
企业分离移交的资产发生损失,按照财政部印发的《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财企〔2003〕233号)有关规定清查核实和报批处理。
八、企业移交相关人员劳动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的财务处理
(一)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移交的相关人员,经地方人民政府审定,其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人事关系纳入地方管理后,企业提取的工资总额基数应当相应扣减,并不再为移交地方管理的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停止承担其医疗费、北方地区冬季取暖费等职工福利费用。
(二)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移交的相关人员尚未纳入地方管理的,除由企业继续管理的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与企业变更劳动合同后,由新办单位管理的,企业不再承担其工资、奖励、福利(包括住房、医疗和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社会保险等费用,由新办单位给予接续劳动、人事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
2.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由个人自谋职业的,企业按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转入未分配利润,依次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弥补,不足弥补的差额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医疗、住房公积金、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以及社会保险等费用,由个人自行解决。
(三)企业自行向社会保障机构移交分离办社会职能相关人员按规定应当一次性缴纳其所需社会保险费的,可以从国有资本中支付,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实收资本;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等费用按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原则执行,并应在移交协议中予以约定。
企业移交分离办社会职能以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应当予以清偿。
(四)企业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后,接受地方接收单位或者移交机构的委托,继续提供有关服务的,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委托机构、人员实行有偿服务。
(五)企业已出售住房物业管理费,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0〕878号)的规定,由个人负担。仍未出售的住房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向承租人实行租赁经营,收取的租金及所需物业管理费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及支出处理;移交人员所需提租补贴,应当转由接收单位负担,并在移交协议中予以约定。
九、企业所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转制有关财务处理
企业分离所属培训、医疗等事业单位按照公司制改建,经过清查财产,核实债权、债务后,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各项资产、负债重新分类建账,做好以下相关财务工作:
(一)根据内部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首次计提的各项准备金,冲减净资产;
(二)原固定资产改作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属于已经使用应予摊销的价值部分,冲减净资产;
(三)原账面结余的修购基金转增净资产,并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不再提取修购基金;
(四)原账面结余的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转增净资产,职工住房补贴以及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国家有关企业财务的统一规定执行;
(五)设备购置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列作当期费用,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按照固定资产购置处理;
(六)财政继续拨补的事业经费,列作营业外收入核算。
十、企业分离资产有关档案、资料的管理
企业分离资产有关会计档案、资料,区别以下情况处理,并在移交协议中予以约定:
(一)分离前属于独立法人的,由被移交的独立法人单位继续按照有关规定保管、处理;
(二)分离前不属于独立法人的,继续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保管、处理;
(三)企业分离资产移交之后,交接双方对有关会计档案、资料具有正当理由借用的,保管方应当给予协助。
十一、其他
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过程中,分离的机构应当维护分离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不得突击发放现金、实物,不得侵占、私分、转移公有财产。
企业办社会职能相关资产分离移交以后,有关接收单位应当将接收资产纳入占有、管理的国有资产总量照章管理。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现代家庭中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中的认定与处理

肖文


  一、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有关规定特点
  夫妻间的法定财产制又称补充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没有对其选择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进行约定或其约定无效时,依照法律规定所直接适用的夫妻财产制。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共同生活费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等内容。只要存在婚姻关系,就必然存在夫妻间的财产法律关系。婚姻关系当事人要么选择事先约定夫妻间的财产关系,要么就直接适用法律关于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设置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夫妻在婚姻家庭共同生活中的经济需要,解决在夫妻没有对其选择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进行约定或约定无效等情况下的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定财产制的适用也是当事人对夫妻财产关系的一种选择。
  修订后的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修订后的婚姻法在法定夫妻财产制上沿用了婚后所得共同制,共同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合并为共有财产,夫妻双方按共同共有原则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婚姻关系终止时才予以分割。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共同财产的种类日益增多,除了从以往单纯的金钱和常见的家具电器首饰等实物外,股票、房产、个体商店经营权、知识产权等等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不断捅现,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既要综合考虑有形或无形财产的价值及双方的生活需要、经营能力,又要协调与财产有关的第三人的关系,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难度日渐增大。
  2、共同财产的数额增大。以往审理一般的离婚案件,夫妻共同财产只有一些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只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即可。而现有许多离婚案件因夫妻共同财产涉及数额巨大只能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反而给离婚案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增加了难度,无法提高法院的审判效率。
  3、登记时间与举行结婚仪式时间不一致,笔者在基层法院,90%的当事人来自农村,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男女双方只有在民政机关进行登记以后,双方父母才会选择黄道吉日为儿女举行结婚仪式。因此,按农村的风俗习惯举行结婚仪式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结婚“的同时,女方父母要为女儿陪送嫁妆,结婚当天将该财产送至男方家中,男方父母也同样要为儿子购置结婚必备的生活用具。男女双方的以上财产均是在登记以后,举行结婚仪式之前购买,离婚时该类财产如何认定和分割。有些夫妻结婚时自己出资或向朋友借款甚至贷款,或他们与一方的父母共同生活,与父母共同出资购房购物,一旦夫妻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则夫妻财产与家庭财产的区分上经常会出现争执,打起官司时都主张是自己家里人和朋友出资的。有些人在婚前就有一些财产如股票,婚后双方共同管理,有收益也有亏损;一方婚前经营的商店婚后贷款扩大经营,有利润也有债务,等到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都各执一理,使得法院在认定财产的性质时产生一定难度。
  4、夫妻共同财产的举证、取证更难,湮灭证据、隐瞒财产(特别是异地财产)的情况越来越多。许多当事人在起诉离婚前,早已把有关的证据、财产毁灭或隐藏起来,甚至有的找人作伪证,写假借条,致使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财产没有多少,“共同债务“倒是越审越多。法院取证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5、法律规定滞后,处理起来难度更大。新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虽规定了哪些是属夫妻共同财产或属夫妻特有财产,但这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具体没有细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司法解释。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离婚案件必须对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法院首先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确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在无法确定为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时,应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1、在认定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公司股权时,对于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股权和婚后以个人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应认定为个人财产,离婚时归所有权人。夫妻双方婚后以共同财产出资而取得的股权,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要依法分割。

 2、对个人婚前财产的孳息及增值在婚后取得的应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问题。对此,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孳息属从物,根据物权法理论,从物的权利随主物,主物是婚前财产,孳息也应认定为婚前财产,增值财产也一样。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婚姻法明确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孳息虽是从物,但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而且,许多孳息是婚后付出劳动才能取得的,如房屋租金的催收管理、存款利息的存取等劳动。第三种观点认为,婚后所得孳息、增值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对存款利息,未经炒作的股票增值等婚后完全未付出劳动的,应认定为婚前财产。而对婚后付出了劳动的租金、经炒作后增值的股票等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对该问题的处理应区别对待,应以是否付出劳动为标准,来衡量婚前或婚后财产。
  3、在认定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归属时,法院应当根据房屋来源的不同在夫妻之间进行分割。对夫妻婚后购买的商品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此类房屋大都是通过银行贷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根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法院不判决房屋的归属,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一方使用或双方共同使用。对于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承租公房或通过房改取得产权的承租房,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总的来说,应由承租人继续承租或判归承租人所有,但如果一方因对方原因未能取得本可获得的房屋承租权或所有权的,也可将房屋判归由非承租方承租或所有。
  4、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问题,由于知识产权权利本身的人身专属性不可能由他人包括权利人的配偶行使,因此,它不属于夫妻共同所得,只能归属权利人本人,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而作为知识成果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是一种财产权,则应归夫妻共有,既包括已得利益也包括期待得到的利益。所以在当前的离婚案件中,对所涉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
  5、在认定与分割夫妻从事生产、经营所得收益时,对婚前就开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夫妻,一方婚后所得收益的归属问题,首先,应当考虑这类经营收益在时间上的特殊性,依据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将这种跨越婚前婚后两个阶段的经营收益定性为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溶合。其次,应考虑经营在用途上的特殊性,夫妻通过经营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于维持和发展生产经营,对这部分经营收益,应根据经营者的情况而定。如果是由夫妻一方单独经营,或由一方与他人经营的,则应允许由从事经营的夫妻一方在生产经营需要的范围内拥有独立支配的权利。
三、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
  1、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最高院1993年11月3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规定的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笔者认为不应再适用。因为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新婚姻法四十二条的解释,已体现了向弱者倾斜的原则态度,因此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不必将当事人对离婚有无过错作为分割夫妻财产的原则加以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分割原则,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的分割正是为了达到事实上的平等。
  2、法律文书没有明确为个人债务的,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变更和追加执行当事人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的第四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除法律文书确定其为个人债务外,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可以执行夫妻共同财产“。问题是该规定尚出于征求意见的阶段,还不具备现实的法律效力。本人认为,即使《征求意见稿》暂时没有法律效力,但仍有物权法、婚姻法及其解释可以适用。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3、法院应该以调解为基础。夫妻在分割财产时矛盾非常尖锐,一个案件审理的结果对社会影响也非常大。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就会使双方矛盾激化,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法院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心平气和地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从而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协议的自动履行。
  4、坚持公平原则,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要严肃执法,实事求是,既要考虑案件的事实又要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从而体现我国法律的公正和严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